|
为切实增强2025级新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校园环境,我校自新生入学前至军训结束,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成功构建起“线上+线下”“理论+实践”“集中+分散”的全方位、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为新生送上了一份扎实的“安全大礼包”。
前置教育:网络安全课程先行
在2025级新生正式踏入校园前,学校提前布局安全教育,依托线上学习平台为全体新生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入学篇)》专项课程,内容涵盖安全意识、防范诈骗、来校报到安全、人际交往安全、防范盗窃、消防安全、新生家长安全指南等核心模块。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在线测试等多样化形式,新生们系统学习了常用的安全知识,有效筑牢第一道网络安全防线,为入学后的校园生活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入校首课:反诈宣传“零距离”
新生报到当日,学校联合辖区派出所、反诈中心,在迎新现场设立了安全教育宣传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展示反诈海报、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初入校园的新生及家长普及防诈骗、防盗等基本安全知识,为他们上了生动的“大学安全第一课”。
深化认知:专题讲座提升意识
军训期间,学校联合莲池区委开展“国家安全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邀请相关专家,举办了关于国家安全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题讲座。专家们用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深入阐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以及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并针对校园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进行了深度揭秘与防范指导,极大提升了新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反诈防骗能力,有效筑牢了新生的思想安全防线。
保密宣讲: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为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安全观念,筑牢校园保密安全防线,在河北大学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的监督与指导下,河北大学“求是”研究生宣讲团为全体2025级新生上了一堂保密安全教育课。宣讲团讲师围绕"增强保密意识、维护国家安全"主题,结合当前保密工作基本形势和高校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和防范措施的讲解,向新生系统讲述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失泄密隐患、严防失泄密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引导同学们树立"保密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营造了“学保密、懂保密、擅保密”的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体验:互动活动提高技能
为强化教育效果,让安全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学校联合莲池区委、莲池区消防救援大队、特巡警大队、省保定戒毒所开展了安全实践体验活动。在指定区域,同学们近距离观摩学习了常用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并开展了灭火演练;观看了特警队员带来的精湛格斗表演,直观感受了国家安全保卫力量的专业与可靠;此外,通过设立的禁毒实地展示区,同学们清晰认识了毒品的巨大危害,坚定了远离毒品、健康生活的决心。这些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新生的参与热情,得到了广泛好评。
融入训练:安全宣讲深入方队
为了让安全教育覆盖到全体2025级新生,学校安全工作处的工作人员主动走进各个军训方队,利用训练间隙,开展“流动安全宣讲”。他们围绕消防安全(如宿舍用电安全、火场逃生)、治安安全(如防盗、防扒窃、交通安全)、网络行为安全规范等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通过“案例+提示”的方式,为新生普及安全知识,解答安全疑问,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位新生心中。
此次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覆盖了新生从入学前到入学后的关键阶段,内容涵盖国家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禁毒安全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切实提升了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我校将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护航学生健康成长。